今天,我去图书馆寻找有关证券分析及资产定价的书籍。其实我的本意是重新读一遍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或者《聪明的投资者》也可以;但是这些书都被借走了。于是,只好在附近几排书架漫无目的地寻找,却幸运地发现了"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这本格雷厄姆文集。书中收录的都是散见于《福布斯》《金融分析师》等杂志上的格雷厄姆的文章,以及他在一些正式场合的演讲或讲课。这样一本书已经出版了六年,居然还很新,这说明我即使不是第一个读者,恐怕也是排名很靠前的读者。
仅仅阅读了20页,我已经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本杰明·格雷厄姆了。他的思想超越了我见过、读过、听说过的一切分析师。他的论点总是一针见血,以大量可靠的事实和精确的计算为基础,却又相当简单,只要稍微懂得股票和债券的人就能看懂。他的语言精干有力,洞穿人心,能够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地阐明他的论点。在文章中,他根本不需要引用什么别的新奇理论,因为这个行业里几乎所有有价值的理论都是他一手创造的。上帝为什么会创造本杰明·格雷厄姆?他是怎么学习的?他是怎么思考的?他怎么能如此完美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仍然没有诞生一个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人呢?【交易知识macd.org.cn§ www.irich.com.cn 收集整理】
与格雷厄姆相比,华尔街的绝大部分分析师或银行家在证券定价方面完全处于幼儿园的水平,他们对理论的掌握很不牢固,对现实的判断常常出差错(而且是故意出差错),不敢发表任何逆市的意见,宁可做光着身子的皇帝,也不肯做第一个说出实话的儿童。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或许能够和格雷厄姆相提并论——他的助手大卫·多德,他的学生沃伦·巴菲特,以及对他的理论做了大胆改进的彼得·林奇。但是,这些人仅仅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解释和发展了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思想。创始者的光芒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这本文集中的第一篇文章《美國企业是否值得存在下去》,用毫不隐晦的语言描述了1929年股苑N蟮囊桓鍪率担盒矶喙镜墓善奔壑翟对兜陀谄渌俣什恼拭婕壑担踔恋陀谄涑钟械南纸鸷兔绹鴩;忠蝗缂韧厝衔夥N奇特的情况是“合理的”(就像多年以后的“有效市场假说”,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如果今天不合理的事情明天突然变的合理了,那么也是“合理的”)。格雷厄姆做了一个精辟的评论:“众所周知,华尔街的逻辑没有说服力。”他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以及对1929年和1921年的两次股灾进行对比,指出这一切的根源乃是公司经理人背离了股东的利益,在牛市时以极高的价格大量发行新股,在熊市时却不愿意从金库里取出一点现金分给股东。另一方面呢?“股东不仅已经忘记了如何观察资产负债表,他们也忘记了自己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不仅仅是股市行情的所有者。”多么冷峻的当头棒喝!
接着,格雷厄姆指出了股票折价带来的严重問題:企业从证券市场得到了过多的现金,使商业银行贷款和证券市场融资的重要性出现了倒挂;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从企业变成了股东个人(当时美國还没有禁止贷款购买股票的行为),整个金融系统变的更加不稳定;公司经理人看透了股东的愚蠢和无助,于是从金库里取出少量的现金,从股东史N新蛳卵现卣奂鄣墓善保尤怀晒Φ爻晌斯镜男轮魅耍《杂谌绱丝膳露O盏南窒螅志谷蝗匀蝗衔�“正常”的,是可以忍受的,是不需要纠正的——那么,究竟还有什么事情是不正常的呢?
显然,注意到这一现象的不会只有一个人,但只有本杰明·格雷厄姆胆敢用最冷酷的文字把它说出来。他强烈要求对那些不称职的经理人施加最严厉的惩罚——清算帐面资产,结束企业经营;他毫不留情地痛斥那些在牛市时煽风点火、在熊市时不知所错的分析师和银行家;他不止一次建议投资者要学会仔细观察资产负债表,行使宝贵的投票权,而不是仅仅被编造的利润数字所迷惑。格雷厄姆已经完全超越了他的时代。五十年之后,KKR正是利用他的理论,进行了一连串的杠杆收购,打垮了一群又一群不称职的经理人;六十年之后,巴菲特正是因为理解了他的观点,才避免了卷入网络股这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泡沫。但是,死不悔改坚决犯错的人更多。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经被批驳的体无完肤的错误理论,至今仍拥有许多信徒,其中有些是装做相信,有些则深信不疑。当然,他们或迟或早,都被市场彻底击败了。
在格雷厄姆当年的观点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无疑是对利润表的怀疑,以及对资产负债表的重视。多年以来,华尔街一直试图用模糊的“利润预期”取代货真价实的资产和现金,用复杂得令人头疼的各種增长比率取代简洁明了的财务比率(例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其他类似的比率)。归根结底,利润是一種会计观点,对利润的预期则是一種主观性非常强的个人观点;资产和现金却是事实,尤其是在根据市价进行公允估值之后。当然,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利润的重要意义,但投资者至少应该用另一只眼睛盯着资产负债表——那正是银行家和分析师不太想让你看到的东西。【交易知识macd.org.cn§ www.irich.com.cn 收集整理】
格雷厄姆一直是一个正直的人。他讨论道德对资本主义的意义。证券分析行业在他的强力影响之下,成为了一个多少还有点道德自律的行业(这只是聊胜于无而已)。除了正直之外,他还从不盲从,所以他的观点有时显得太保守,有时又显得太乐观。正如他在回答《金融分析师》杂志采访时的名言:“在华尔街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两项要素。首先,你必须正确地进行思考;其次,你必须独立地进行思考。”在我看来,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但至少能够努力使自己的思考更加独立;街上充斥着笨蛋和窝囊废,不是因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笨蛋和窝囊废,而是因为他们总是紧跟别人的思考,惟恐因为自己的思考而犯下一点错误——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不可救药的笨蛋和窝囊废。
今天,在本杰明·格雷厄姆已经逝世接近三十年的时候,华尔街在本质上仍然没有任何改变。全球各地的资本市场在本质上都没有任何改变。有的人独立而正直,有的人懂得独立思考却不正直,大多数人则只懂得随波逐流而且也不正直——这種人一直就是最多的,并不是今天才突然变多。本杰明·格雷厄姆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在独立和正直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在纷乱复杂的市场表象之下寻找实实在在的资产;他在公司经理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时候代表股东的利益出来说话;他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当成珍宝隐藏起来,而是把它无偿地传播给尽可能多的大众。可是,大众从来没有真正聆听过他的意见。
让投资者们在纷乱的市场上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规律吧。本杰明·格雷厄姆和他的规律一直活着,并且将永遠活着。对于这样一位独一无二的思想者,我们除了肃然起敬之外,最该做的是把他的理论用于活生生的现实,无论现实是哀鸿遍野的1933年,是气势如虹的1975年,是大起大落的2000年,是正在打开的2007年,还是未来激动人心的任何一年。向本杰明·格雷厄姆和他的不朽著作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