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 ·《操盘建议》 结论 (6)
- ·《操盘建议》 第十章 (0)
- ·《操盘建议》 第九章 (0)
- ·《操盘建议》 第八章 (2)
- ·《操盘建议》 第七章 (2)
- ·《操盘建议》 第六章 (1)
- ·《操盘建议》 第五章 (1)
- ·《操盘建议》 第四章 (0)
- ·《操盘建议》 第三章 (0)
- ·《操盘建议》 第二章 (14)
- ·《操盘建议》 第一章 (29)
- ·《专业投机原理》笔记 (65)
- ·迟来的箴言---幽灵的 (63)
- ·亚当理论 第三十三章 (30)
- ·亚当理论 第三十二章 (28)
热点文档
-
投资读书进阶
(1570)
-
《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
(833)
-
最睿智的书
(815)
-
交易员个人图书列表
(766)
-
建议阅读的投资经典55
(747)
-
《炒股的智慧》精华
(714)
-
《期货交易策略》
(702)
-
哪些书籍帮助最大
(672)
-
《交易冠军》(1)
(613)
-
好书一本一本简单说
(607)
-
好书推荐:《高胜算操
(526)
-
《操作生涯不是梦》之
(415)
-
顶尖交易员的秘密(1)
(407)
-
《高级技术分析》读后
(402)
-
《交易冠军》(5)操盘
(357)
推荐经济学阅读书目
-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5-23 点击:469
八、其他教材:
43、《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属于研究生初级教材。
44、中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哈佛剑桥经济学著作译丛》:《经济理论的进展》(上下)、《公共选择理论》、《治理机制》、《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经济学中的制度》推荐全部阅读。
45、社会科学出版社〈國外经济学名著丛书〉系列:《企业经济学》、《农业发展的國际分析》(速水右次郎)、《同意的计算》(布坎南)、《货币数量论研究》(佛里德曼)推荐全部阅读。【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46、 经济科学出版社《國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此系列水平介于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若学完上述其他教材,此系列可不必阅读。聊记于此。
47、 邹恒甫主编:〈金融丛书系列〉:包括拉丰〈激励理论〉等。
48、 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经济学教科书译丛》系列:包括《经济思想的成长》、《博奕论教程》等书,学完这个系列,建议找老师报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
上面这个书目写于2002/3/29,8月又作了一些补充:
1、最致命的缺陷,是忘了交代清楚这个书目的用途。
当日写这个书目,只是闲时读完书目中的大部分书籍之后,深感于市面基础教材繁多,为学习者方便,了解各種教材程度要求而写。书目只是把有关微观和宏观的教材按照难度排序,以自己的见解,排成一个次序,方便自学者参考及朋友讨论而已。
现在回头看起来,由于学习者目的不同,需要的参考书籍不同,所以如果想最大化书目的作用,必须明确学习者的目的,采用一个流程图的结构,对书目进行分流,比如作为基础了解的有一个路径,学制度经济学又有一个路径,学数理经济学的又有一个路径,这样才最方便学习者学习。
有一種方法是直接从阅读原始论文下手,但这方法却是需要明师指点才行。按洪昊当日的意见,举了田國强为例,建议直接先修3-5年数学,再来学习经济学还不迟。这也是一種思路,当日我还与他争执了一番,今日看来,读书之法,因目的不同,也因人而异了。
2、没有从一種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这些教材。
经济学事实上是一種思想不断竞争,重新综述的过程。尽管上文中提及了教材与文献的区别,却没有明确指出教材事实上也是一種文献综述,在提及的教材中很多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一个观点由何人首创,最主要及最有力的批评意见又来自谁。
所以,有必要补充相应的原始文献来源,以弥补这一缺失,而当日评介时,只是在第23项开列了商务的蓝皮书系列,并没有仔细的推荐这一系列的教材,这未免是一種缺陷。因为里面可以说都是大师的著作,实在是很有必要做一个精练的阅读。这个系列的一些著作,可以参考下文我的一些见解。
3、书目过多,不够精练,不方便学习。
尽管我基本通读了进行了点评的书,也建议其他人在可能的时候通读,但事实上,这種通读方式不一定对所有的人都是最经济的。所以有必要开出一个10-20種的“精练”书目,才方便学习,看到的一種情况就是,刚学经济学的人,看了前面的介绍,立刻买了三本入门的教材,然后读了2本,深感于书籍繁多,望洋兴叹,没有耐心读下去了。事实上,由于当日的目的是进行排序,所以接近的书根本没有必要读,反而按照上述书目,在每个阶段的教材,跳着进行“跳跃式”的挑选阅读,才是最经济的。没有很大必要全买来读的。
4、重基础,轻术科。
点评部贩N饕俏⒐酆秃旯郏以诳赡艿那榭鱿拢枷蛏畈愦瓮乒恪6恍┯τ每颇亢妥ㄖ豢辛艘桓雒疲挥薪凶邢傅闫馈3鱿终庖幌窒蟮脑颍说比兆陨砩罡胁蛔悖杂诒冉细呱畹哪谌莶桓宜姹懵宜低猓蛭冶旧肀冉显尥踉蚩陆淌诘墓鄣悖醯没竟Υ虻脑担僮鍪蹩撇鸥椎薄5庋焕吹扔谑窃谝桓霰冉显兜氖奔涞闵喜趴赡艽锏阶畲蠡找妫杂斜匾凑盏谝坏闼档模匦屡帕小6袢瘴乙丫挥行巳とサ闫滥且欢咽е髁耍舸行巳さ母呙魅耸课铡�【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另外,一些应用科目國内出版的教材很少,很多时候只是一家之言。比如tirole的《产业组织理论》的水准,已经远远超越其他教材,而如果列入國外的教材,恐怕又有很多人不能读到,所以干脆不论,但这样一来,未免就太轻术科了。看来还是有必要把应用科目的书籍说的更清楚。
5、忽略了一些专业方向上的细分,比如博奕论,反垄断,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事实上,这些方向的文献國内已经大量出版,所以也有必要整理和排序推广。
6、忽略了网络上可以查到的电子文献。
网络上的电子文献浩瀚无边,与日俱增,如果列入的话,恐怕这个书单没有完结的一天,难免有以有涯追无涯之叹。象写完这书单几个月后,我在几大期刊中down了数千篇的pdf格式的原始文献,但却一直没有读完,更无论点评介绍了。但无论如何,应该把萧敢的帖子转过来,提供一个连接,让学习者自己参考。
7、忽略了统计学、计算机软件,对计量经济学评价不足。
忽略了统计学和计算机软件是洪昊指出来的。他的说法我也认同,下文转贴当日我的回应。但无论如何,我是建议数学和统计学还是学深点好的。
8、忽略了期刊介绍,期刊阅读是紧跟主流的方法之一。我建议的学习次序是:教材---原典---期刊。关于期刊的介绍,只好以后再整理再写了。
9、忽略了与时务的沟通。
所指的时务,是指现在國内外一些经济学家的杂文,散文,讨论稿、简报,谈话录等等。因为如果单纯读上面的书单,再读现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论,恐怕会膛目结舌,不知所云。或许这正是经济学家与经济問題学家的区别了。
目前经济学家大量的发表杂文和散文,其中难免有些是赶潮流的作品,但数目过大,实在很难评价。这未免也让人头疼。而最致命的一点是,我对赶潮流的当代作品历来没有好感,所以基本上,很少读这些作品,没有读过,就没有发言权。这方面只能留待高明人士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