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记者:应该来说这種不成功可能不一定是某一个个人的問題,而是外界上缺少了某一个难以形成的条件,这是一種在目前的主客观情况下,无法很快形成的条件。
石开:是这样。
记者:但是有一点,一个人如果始终不断的追求的话,最终总能解决这个条件問題的;还有一点,这个人如果有一定的素质的话,他总会在某一个领域获得成功的,因为必竟形成成功的各種条件,是普遍的人都能够拥有的,否则成功则变成是凤毛鳞角的事情,而事实上成功往往是在各種层次上并不算少的,因此它有一種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不善于与外界打交道那么他在经商上不一定适应,但是如果他在科研上到是很可能成功的。
在那里我全心搞研究两年,后来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而且收入太低了,当时正好要结婚,收入实在太低了,混不下去了,只好辞职出去打工。我在那里做了2年。
辞职后离开了研究所,到外资企业打工,先到了一家台资工厂,搞质量检查,月工资大约是800元。做进出口生意,经济上有所改善,收入有1000多元,
后来总感到外资企业他们对國内的员工不怎么重视,纯粹当做赚钱的机器,当做廉价劳动力,好像也没有归属感,而且1000来块钱也不算很多。打工钱也没赚多少,但积累了一些经验,
95年底正好遇上一个同学他出来了,他也是和我在研究所里的同事,他毕业的早,他在技术各方面都比我强,搞了一个精细化工厂,那么我就过去给他帮忙,做一个小股东。主要工作是帮助推销化工机构。请我去管理,自己负责生产,买原材料、进货,协助朋友,朋友投资多,而且他的技术比我强,他是老板给我了一些股份,95、96年那时候市场还可以,自己开发了些客户,赚了一些钱,虽然不是很多,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了。这阶段赚的钱不算多,但比以前强多了,打工时一个月1000多块收入,做生意一个月达到3000-4000元,翻了二番多,就是不稳定,并不一定每个月拿得多,但平均下来3000-4000元,这样满足多了。当时来说拿到3000-4000块钱也算是不错的,也算是高薪阶层,虽然比打工好了,但是还是不够,当时我的同学他做老板,他拿得好得多,我只是一个小股东,占20%的股,他是我的4倍,一个月1-2万元,这个东西是一个马太效应,钱越多的就越多,他钱多就可以投的多,赚得也多得又是他的。
与同学合伙做生意的时候我实际上还是比较一般,这里面还有一个問題,就是我经商做生意本身这个领域是冷门。当时主要是做金属防锈剂、金属清洗,这也是给机械加工行业拾遗补缺,这種生意很难做大,零零碎碎从95年底做到98年三年。
到了98年的时候,经营转差了,因为搞得一些东西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厂家又欠了我们的贷款,付款他拖得长,一年不容易赚到十万八万的,但是拿不到,只是体现在帐面上,98年赚的钱都花掉了,另外剩下的就是帐面上的钱,同时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國外的许多产品也汹涌的进来,在干下去钱是赚不到很大。在那里混到1998年底,钱也没有挣多少。
这三年也有点后悔,96、97年中國股票市场大牛市那个行情没有去参预,刚刚牛市开始的时候,自己也不是很明白,99年开始深发展带动起一波行情涨了10倍,错过了。涨到一定的时候在介入意思已经不大了(石开后悔之情表明在他的内心实际上一直是比较关注股票市场的,这也是他最后走进职业股票投资行业的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我在做生意上不那么成功,也是自己的一種气质不适应做生意,做生意需要性格上比较圆滑,我这人你跟我一接触就知道,我这人性格上比较真挚,做我们那種生意可能比较难以成功(我说:做生意里面也有多種的,有比较圆滑的,也有比较真诚的)做很大生意可能要比较真诚的,小生意就要比较圆滑一些,所以我不是很具备商人的素质。
因为市场竞争下不了狠心去赚昧着良心的钱,于是他在生意场上屡遭挫折,终于在生意场上走下去了,到了1999年,既然如此一个优秀的人材,倾全部积蓄所有,仅有4.8万元,囊中羞涩至极。
正好,99年初我的一个同学在新西兰,他邀请我出國并承诺提供担保,我动了心,就在广州报了“雅思班”(音)。他就动员我们全家移民,生性倔强的我决定另辟生活门径,决定出國闯一番,发展自己的事业。当时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就是为了移民赚些钱,出國去移民和读书一共需要十几万左右,是我的同学帮助我去新西兰,他已经在那里做油漆工了,他同意给我做担保人,他去得比较早,在那里已经拿到了绿卡,他说,在那里环境很不错,我在國内也没有什么更多名堂,想换个环境出去转一转,看一看。想法还是比较单纯,想办法到國外拿一张绿卡,在國外定居下来,全家都一起出去。有没有想到去國外发展一下自己呢?也想到在國外读书,拿个什么文凭吧!在专业上还是学自己原来的专业,学化工。
当时我就把生意的事情扔下了不搞了,全身心想搞移民,当时我帐户上的钱不是很多,总共才有4.8万,一家人移民要10来万,这时就想尽快赚到些钱。生活又一次把我逼向死角。以前也陆陆续续搞过一些股票,但是搞得很少,那时候晚上就读外语,为了出國考雅士,类似于托福,白天不干事,专门做股票,当时是这样想借钱出國不行,还起来麻烦,还是到股市里去,能不能赚点钱,赚点移民费,所以这时候开始职业炒股。到股海里去闯一闯,凭自己的毅力和智力,挣回着十几万元的出國费用。
对于股市石开虽然在99年正是全面涉足,我最早炒股是从1994年初开始的,但当时大部分精力都不在那里,这主要是一段技术积累的过程。我以前没有学过经济,很多知识都是通过报纸上的文章学到的,我95年开始已经接触股市,首战失利,
共1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