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凡金融投资者都是从学习各種已有的理论入门的,投资关乎“利”字,自然比其它行业的理论更是繁多,同时也更具迷惑性。【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财乃是生存之本,货币仅是财的表征符号而已,没有货币人们仍要为财而劳碌,因为财关乎人的吃食大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本为天理。故财不可不重。今天的世界社会分工如此繁细,也决定着取财之道有千万種。金融投资仅为取财之道的一種,是一種劳心不劳力的取财之道。既然金融市场于现代经济不可或缺,那么金融投资也是无可厚非的职业,不能简单以一个“赌”字概括尽。
自从金融市场诞生以来,投资者就一刻不停地在寻求各種能够猜测市场的理论,妄图用几个简单的公式或规则从混沌一片的金融市场中获取确定性的赢利,这是投资者共同的幻想。各種投资理论也自然应运而生,没有哪一个行业像金融业这样,发展一个新理论是如此的轻易。
一个中了彩票头奖的幸运儿,就算他大字不识几个,也能说出让全世界都信服的彩票投资理论来,因为事实证明他成功了。金融业的很多投资理论都属于这種类型,所以使得理论包含着无数的陷阱和缺陷,后人学习时倘或一味迷信,真可谓是万劫不能复。
如如我心也是从学习各家理论入了投资之门的,虽不敢说已透彻了解各家理论,但经由市场的残酷历练,深知各家理论都有偏颇和缺陷之处,思考越深透,越觉得很多理论如同彩票投资理论一样是些历史的传奇故事,早已时过境迁,而我们还在刻舟求剑,以为它们既然曾经有效,必然永遠有效。这是投资者心理上的一大顽症。
江恩理论是诸多投资理论中过于传奇的一種,因为江恩的著作中使用了过多的象征语句,使得后人反以为其神秘,而多学习之、研究之。希图找到“自然的法则”或终极真理。【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剖析一个理论是件很繁杂也很冒险的事,在写此文时,我并不知道最终能写多少。另外,剖析前人的理论如同论人是非,本是遭人嫌、惹人骂的行为。在此我声明,我仅就理论本身作深度的探讨,不代表我比任何人有能耐,我只是从自己的学习和经验中分析各種理论的缺陷之处,以提醒投资者谨慎对待各種投资理论。
古人云:读书当读无追N椤R馕潦榈蹦苡墒橹刑觯心嗲叭酥瘴橹ィ蛔種睿Ю铮丈桓匆病M蹲世砺酃睾�“利”字,不可不慎,佛家虽言财乃身外之物,可在世之时却也万不可缺,倘或是借财投资,也恐有丧身之祸。多年来,我也听闻诸多因投资股票而自杀的惨剧。可见投资不可不慎,而学习投资理论时更不可不慎。
《圣经》曰:“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道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嬴,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赀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第一章 解析《The Magic Word》
《The Magic Word》,國内翻译成《神奇的字句》。近日得其原著,浏览了一番。我们知道,江恩在很多书中提到过《圣经》这本书,《圣经》我曾读过,基督教徒我也见过,所以读《The Magic Word》时并不很费力,与我听基督教徒们的传教基本相同。关于宗教,我不便多谈,在此我只想说宗教与教义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用句俗语来说,宗教就是“指佛穿衣,指佛吃饭”。
江恩说的Magic Word就是JEHOVAH(耶和华),基督教徒们时常称颂“主,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做我的灵,阿门”,这句话就是江恩的《The Magic Word》全部内涵。信仰宗教的人,多半是虔诚的,中國古人也常说心诚则通神。但这个“诚”究竟是何境界?自古至今也无人说得明白。
宗教最大的作用是对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種心理医疗手段是早已载入医册的。所以我们谈江恩的《The Magic Word》时,也只能从心理上入手,江恩是个基督教徒,他的《The Magic Word》中的提到了许多基督教徒应当行的事,如Prayer(祈祷)、Fasting(斋戒)等。当一个人虔诚祈祷时,如同气功的入静,的确能平和心气,让身体得到休息放松,进而也可以治疗一些因情绪或心理上的郁结导致的慢性病。斋戒有点类似于饥饿疗法,通过数日的不吃任何东西,只是大量地饮水,来净化肠胃,达到使身体恢复活力的目的,对于一些慢性病或许真的有治疗效果。江恩在书中提到了自己的一種慢性病就是通过斋戒和祈祷治好的。
投资者面对波动剧烈、变幻莫测的市场时,难免会有许多心理上的困扰,投资者情绪随着市场剧烈波动,容易在投资决策中犯各種错误,而宗教信仰者可以通过祈祷获得一種心灵上的寄托,他们以为市场是神主宰的,神会保佑那些虔诚信仰祂的人,而且越虔诚就越有可能与神相通,获得了心灵上的平和,使得他们的情绪能够不为市场的波动而感染,从而能够理智地投资。【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
在此我想说的是,心态并不是决定投资胜负的关键。曾经一度非常流行的程序化交易,借助电脑软件技术,实现自动化买卖,可以彻底消除人的情绪干扰,但是结果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美國股市1987年的股灾,很多人都归罪于这些程序化交易,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幅度。因为交易指令的齐买齐卖使得市场更加紊乱。自那之后,对于程序化交易模式就不再有太多的人信服。由此也可以推导出,心态和情绪并不是决定投资胜负的关键。正如战场上的将军,有的因为勇猛而胜,有的因为智谋而胜,猛张飞虽有许多性格缺陷,但仍不妨碍他立下许多战功。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投资就是要心态好,心态好了一定能成功,那岂不是和尚老道个个能发大财?
《The Magic Word》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神秘,对于了解《圣经》和宗教的人来说,这本书有点类似于牧师的布道。其实涉及的投资理论知识非常之少。另外,《圣经》一书,我个人来看,受到过多的人为增删,尤其是《新约》,可以认为是传教书。《旧约》作为历史书,倒是非常有价值,也值得一看,尤其《传道书》一章,许多思想与其它宗教教义有相通之处,可以互相参照。但是,如果因此而迷恋宗教,恐怕连投资都要视为一種罪过了,佛法曰四大皆空,都空了,谁来供应人类吃穿的?没得吃大家都得死,死了自然就不用投资,但也毫无意义了。
所以,《The Magic Word》可以理解为一本修身养性之书,这与江恩的信仰有关,看很多西方人的书都会遇到这種说教,如《洛克菲勒日记》中洛克菲勒就认为他是上帝派来的管钱者,倘若在今天,十个洛克菲勒也无法打造一个石油帝國,他只是应运而生的幸运儿。
解析了《The Magic Word》,也便理解了江恩的思想来源,毕竟美國的历史是短暂的,江恩虽然游历过其它國家,但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得的,所以江恩必然有他所处的那个國家和那个时代的局限,这正如从一个人看过的书就可以推断他会有怎样的思想相似,他离不开那个特定的背景。而要想理解他的思想,就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绝不能以今度古、以己度人,犯下刻舟求剑的愚行。
如如我心对江恩理论的深度剖析之二
8月28日,写了《如如我心对江恩理论的深度剖析》系列文章之一(前言和第一章),今天本当续写第二章,但为何我要打破千百年来写作的定式,先直接奔到“尾声”呢?
随着中國股市过去4年来的惨烈暴跌,已经有无数的投资理论不攻自破,它们存在或多或少的致命缺陷,这些缺陷又让无数投资者付出了血的代价。就在德隆崩盘前夕,书店里还能看到几本大吹德隆神话的书,德隆系曾被誉为中國的巴菲特。德隆倒了之后,《德隆败局》的书立即出现了,原来的德隆神话书也彻底绝迹,如今连我都记不起书名了。德隆倒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也没几个人再敢把它当作神来拜了。
波浪理论以其完美无瑕的结构曾让无数投资者神往,以为一个从来没玩过股票的人能发现什么终极真理,可波浪理论那完美的结构只能导出一个结论,股市(当然艾略特曾说波浪理论对于指数更有效)可以螺旋式上升,每次调整只是更大的上升浪中的ABC回撤,过去100年的美國道琼斯指数是可以这么说,但纳斯达克、日本股市、期货、外汇等市场呢?在那儿波浪理论恐怕要被改得面目全非才能勉强得到事后验证。不用多说,波浪理论是个过于完美的公式,离真实世界太远,尽管它偶而的确还有点价值。
國内的那些跟庄理论、投资速成法早已被四年的暴跌全部消灭了,虽然國人仍然乐此不疲地相信并使用着,但任何有远见的投资者都恨不能从脑海中彻底削除这些理论的阴影,没有人会愿意对别人说曾经看过國内某位大师写的书。为什么?因为那些理论让他们损失了无数的真金白银。
索罗斯的繁荣-崩落投机理论也随着量子基金的关门而慢慢地被人们淡忘了。其余的一些新理论,要么是作者故意说得神乎其神,要么就是人云亦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看中國人写的证券书籍,再想想世界各國,估计也都差不了多少,在美國投资者眼里,说不定倒觉得咱中國人写的书更有点味道,毕竟咱中國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國人说不定比他们自家人眼光更开阔一些。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不断地寻求着各種神奇的理论,如果月球上也有证券市场,我敢打赌地球上的投资者一定早就奔月求教去了。
唯独江恩理论仍然被无数的投资者奉为圣经,我听过很多人说这样的话:“虽然我不懂江恩理论,但我知道它很有效。”这是江恩写作时留下的扣,因为江恩理论牵扯到了自然的法则、波动法则、数学、圣经等原本就神秘的东西,再加上传奇的5000万美元赢利和高达98%的短线实战成功率,及那些精确到小数点和具体日期的神奇预测,就算他是个凡人,也无人愿意相信了,无数投资者恨不得江恩还活着,好当面向他请教。和巴菲特吃顿饭都要掏几十万,江恩若活着,开价一百万,恐怕也要忙死。
如如我心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投资者,到股市中来,原本就抱着个穷人想翻身的妄想,穷人嘛,天不怕地不怕,股市算什么?从踏进股市第一天起,就一心想认认真真地学习,因为没钱,只能在脑子上下功夫。说来也怪,刚进股市时,看到的所有证券类书籍都是國产的,在老股民们的推荐下,一步一步地由國内的青木、只铁等,直看到國外的艾略特、江恩、索罗斯、巴菲特等,五花八门的书几乎都看遍了,当然也买了一大堆回来。幸好我一直不喜欢看报纸,要不然恐怕证券报能塞满一屋子了。【交易知识macd.org.cn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