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集中精力投资一只到二只股票好,理由是买股太多,分散注意力,反而做不好股票。
有人说,分散投资可以化解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毕竟风险投资中风险控制最重要。
到底谁说得有道理呢?
其实中國风险投资界对于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太少了。面对这个問題时始终是一个初浅的认识,没有作出比较明确的结论。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分散投资中的常见的谬误問題。
分散投资好不好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应该从盈利和风险的双重角度来考查問題,应该以长期的统计数据来证实問題。有些問題看似简单,没有统计学的支持,做起来心里不踏实。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心里想的事情与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分散投资恰好属于这类情况,它的谬误更具有代表性。
上一帖中已经谈到了,金融投资在上世纪60年代才得到重视。其实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HarryMarkowitz,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金融投资方式的风险,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并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奖,他也被称为现代金融学之父。(http://www.kepu.gov.cn/kxrw/index.asp?rw=171&jiang=67)
HarryMarkowitz提出的問題是:
假设A股票年收益率平均为10%,年收益率的标准差为20%。
假设B股票年收益率平均也为10%/年,年收益率的标准差也为20%。【交易知识www.irich.com.cn § macd.org.cn 收集整理】
这两只股票各占一半的投资组合以后,其收益率和风险程度又如何呢?
HarryMarkowitz经过探索,数学证明后得出结论,如果这两只股毫无相关性,年收益率仍然没有变,为10%,而年收益率的标准差降到了14%!
显然,把没有相关性的投资品種用来组合投资,能达到分散投资的目的,即可以不减少年收益的情况下大幅减小风险。
分散投资的关键是选择的投资品種的相关性越小越好。如果我们在分散投资中没有注意到这个“无相关性”基本的要求,盲目地实施所谓的“分散投资”,不但没有任何避险的功能,反而增添许多麻烦。
下面列出数学家计算出来的相关性表,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品種之间的相关性
投资品種的数量1.000.750.500.250.00.
120%20%20%20%20%
520%18%15%13%9%
1020%18%15%11%6%
5020%17%14%10%3%
10020%17%14%10%2%
50020%17%14%10%1%
100020%17%14%10%1%
上表中,每一个品種的年收益标准差都是20%,从表中可以看出,投资品種之间的相关性大于0.75以后,分散投资的方法基本失去了效果。当品種之间的相关性小于0.25以后,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近一倍。如果在理想情况下,品種之间没有一点相关性,组合投资风险可以降到原来风险的10%左右。
中國股票市场中的绝大多数股票基本上随着大盘指数的涨跌,它们的相关性较大,一般都会超过或者接近0.75,所以在中國股票市场上分散投资没有太大的价值。一波行情来了,是投资几只股票还是投资几十只甚至几百只股票呢?对于相关性极强的市场中分散投资没有意义。
当然在股票市场中,随着指数涨跌的股与不随指数涨跌的股之间的相关性就比较小,它们之间组合才能实现分散投资的意义。
中國的股票市场与國外的股票市场没有多大的相关性,与其它市场也没有什么相关性。中國股票可以与中國期货市场、國债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國外股票市场等的品種进行分散投资。
在中國三大期货市场的品種中,农产品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黄豆和豆粕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它们之间不能进行分散投资;黄豆与玉米、麦子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之间也不宜作为分散投资的品種。而棉花与这些农产品关系不大。工业品種与农业品種也没有什么相关性,工业品種中铝和铜的相关性较强,但铜与天胶的相关性比较小,所以就期货市场来说,一般的农产品与棉花、天胶和铜这四项可以组合投资,这样在年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会减少不少的风险度。
在中國的金融投资书籍中,对分散投资的研究和重视都没有到位,不太注意投资品種的相关性問題。把相关性很强的品種进行分散投资不如就选择几只龙头股来做更显得科学和务实。